“妇联+司法”携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孩子已经顺利入学,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们都相处得很好,检察官和妇联的领导都费心了,真是非常感谢你们!”11月23日,赣榆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杨红萍接到了案件当事人小强母亲的电话,心上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了下来。
据悉,今年8月初,赣榆区某镇妇联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某村一男童遭受继母殴打后离家出走,马上上报区级妇联,由区级妇联启动与检察院、法院、公安的联动合作机制。最终,赣榆区人民法院判决变更小强的抚养权归其亲生母亲所有,检察机关协助小强办理了户口转出手续,协助其顺利转到其母亲所在地某学校读书。公安机关基于小强伤情鉴定的结果,判处小强继母行政拘留15天。
小强的案例是妇联与司法系统建立合作机制的一个工作缩影。今年以来,市妇联积极探索与司法系统的联动合作,力塑“和家和美”妇儿维权工作品牌,形成“6”项机制合力保障、“3”个项目共同推进、“1”支队伍联合建设的“631”工作模式,共同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为了构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护网,日前,市妇联与市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关于建立涉未成年人家庭暴力工作合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搭建了涉未成年人家庭暴力工作沟通处置机制;与检察院出台《关于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的通知》,梳理11类困难妇女开展针对性司法救助帮扶;与市法院建立定期联席会办工作制度,针对妇女和未成年人案件定期会商,实现审前了解、审理参与、案结跟踪等全过程动态关怀;与市公安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深化推动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实施;与司法局建立法律援助联办会转制度,多方会办履行建议援助;多部门合作建立基层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一体化机制,深化多元融合矛盾纠纷调处,形成信息员、调查员、调解员、陪审员、心理疏导员在内的“五员联动化解网络”。
近日,市妇联婚姻家庭指导专家吴老师来到海州区法院“和合之家”家事案件调解中心,就因家庭教育理念不合等原因提出离婚的一对夫妻进行调解,并现场链接家庭教育指导师,最终这对夫妻当场和解。
这对几经调解最终握手言和的夫妻,也得益于市妇联联合组建一批针对涉案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共同推进解决司法工作中家庭教育问题。今年以来,市妇联与公安联合推进“和安康乃馨”妇女维权助和项目。联合市公安局挂牌成立反家庭暴力110投诉中心,加强反家暴阵地建设。与司法局以多维度建设、多元化参与、多资源链接的“三多”模式联合推动家庭婚恋纠纷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138家以家事矛盾纠纷调解特长的个人或特定名称命名的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合力做好“家”文章。
与此同时,市妇联还联合司法系统成立“港城娘家人”妇儿维权志愿联盟,吸纳法官、检察官、专业律师、公证员、心理咨询师等150多名专业人士加入,联盟成员配合四级妇联组织定期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社、进家庭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援助、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心理咨询等“五进”维权服务,每年度开展各类宣传维权服务300多场次,将维权服务送到妇女儿童身边。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